【深度報導】OH買買買!賣偶像周邊有夠賺?業界證實:只有這些團體才有賺頭
2023-02-25
相信有在追星的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買周邊買專輯的經驗,就以偶像回歸來看,從基本的買專輯衝銷量,專輯還分版本、隨機小卡、不同通路特典、簽售專輯特典到智能專輯甚至是後續專輯,買都買不完。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若是偶像開演唱會或見面會就會需要買手燈、官方MD(商品),就算不辦活動,也會有各種聯名代言又或是從偶像延伸出的虛擬角色等相關商品。雖然買不買是個人選擇,但在這些商品與行銷手法的背後,究竟藏了多少商機及收益,都是接下來將會帶大家一起討論的內容。
先從偶像的周邊商品說起,自K-POP開始流行市場逐漸擴大後,除了專輯本身外,藝人明星的周邊商品也成為粉絲主要消費的項目之一,而銷售通路也從單一的實體店面(例如:唱片行)轉向線上購物,甚至開始推出限定的「快閃店」等實體銷售據點,來刺激消費。
雖然目前線上購買周邊商品已不是稀奇事,但在韓國娛樂產業中,最早轉戰線上銷售的可以說是SM及YG。不僅獨立開設線上通路(例如:SMTOWN),更看準了廣大的海外市場,讓非本地的粉絲能更方便的購買。
除了銷售通路的改變,許多公司也會再另外推出地區性周邊,例如日本限定周邊、歐美國家限定商品等。但一昧的推出周邊商品就一定能賣嗎?如何刺激粉絲購買以及計算收益也是公司必須去策劃及考量的事。
「偶像明星周邊商品」顧名思義就是和偶像明星有關的產物,但現在若只單以和偶像明星的關聯來包裝商品是不夠的,而是開始講求專屬感與如何和粉絲有互動及連結。例如不少公司會推出成員限定生日周邊,不只營造出專屬感,也讓購買生日周邊商品成為慶祝偶像明星生日的一種方式。
此外,在演唱會上揮的手燈應援棒就是讓藝人與粉絲建立連結及互動的實體產物之一。粉絲可以透過手燈為藝人應援,甚至使用中控系統讓手燈隨著台上的演出變換顏色,當台上的藝人在勁歌熱舞的同時,台下的粉絲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手燈顏色,參與在表演中,有如和藝人融為一體一起完成演出。
然而,若非藝人有發專輯回歸、有活動又或是非特定節日就不能賣周邊嗎?不少公司也開始找品牌合作推出聯名商品又或是設計虛擬角色等原創商品,來做販售,再透過方才提到的快閃店、短期概念店來吸引粉絲,並以「期間性、限定的」行銷方式來刺激購買。
但究竟靠賣周邊商品能賺取多少收益呢?某發行明星週邊商品的代理公司就曾表示:「現今比起通過音樂獲得的收益,販賣周邊的收益更大。」
從去年度韓國四大經紀公司來看,JYP娛樂第一季度的MD銷售額比前一年上升了168%,而HYBE光是在販賣MD上,第一季的銷售額為682億韓幣。
此外,YG擁有負責MD的上市子公司YG PLUS在去年度的第一季報表中表現亮眼,銷售額也持續增加。而SM娛樂的周邊商品販賣,銷售額也佔了20%,收益相當可觀。
然而想靠藝人販賣周邊商品賺取收益容易嗎?就有業界人士表示「若非SM娛樂或HYBE娛樂等大型企劃公司,MD商品就不會持續的銷售。」因為當粉絲規模越大,MD的種類也跟著變多,但商品的數量以及會不會成為龐大的庫存問題,也是經紀公司必須考量及承擔的事。
根據韓媒《The Fact》報導,就以手燈來說,最少製作的數量是5000個到1萬支不等,加上手燈本身的單價偏高,因此多半的基本下訂支數是1萬支起跳,訂得越多,單價就能被壓低。
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最受粉絲歡迎也是最為暢銷的MD則是寫真集。 雖然特殊紙張本身就不便宜,加上裝訂修改等費用都偏高,但因為深受粉絲喜愛,所以銷量上依舊不減。
雖然販賣藝人周邊商品的收益相當可觀,但就有專家坦言,「販賣周邊商品的收益確實很多,但若非有名的大勢團體或藝人明星,基本上能獲利的規模也相當有限」。
或許,現今有不少的經紀公司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推出求新求變的設計及商品來吸引粉絲,但消費始終是個人選擇,不論購買的多還是購買的少,粉絲或消費者是否能量力而為的購買,不造成浪費都是接下來需要面對的課題。(續)
0
0
0
0
0
0
留言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