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過度商業化的KPOP產業!偶像與粉絲的關係還剩下什麼?

【深度報導】過度商業化的KPOP產業!偶像與粉絲的關係還剩下什麼?

2023-05-14

關於KPOP產業,不論是早期出道開啟市場的元祖偶像還是現今邁向國際的Artist,都能看出kpop產業對於藝人的經營開始出現變化,儘管在韓國演藝圈中,偶像的位階依舊比其他數秀的藝人來的低,但都無法忽視偶像對於韓流發展的影響。

這裡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EXOImage Source l weareone.exo

打開韓國偶像的發展史來看,或許強大的練習生體系可以培養出許多優質的藝人人才,但整個系統的營運上卻依舊有著無改變的問題及爭議,練習生們不僅要面對高壓的環境,出道後可能也無法受到與其他類別藝人般相同的尊重。

BOYSPLANETImage Source l boysplanet.official

因此從練習生到出道成為線上的偶像,看似能夠有更多元的發展,但需要承受的壓力及外在因素,卻也沒有因此減少,反而只能跟著市場,並在發展已久的巨大體系下生存。

228112528_4207114796010713_8803139436278762415_n.jpgImage Source l jypnation

回顧當初偶像在韓國的社會地位,根據韓媒《프레시안》報導當初在朴軫永曾因為演出服裝被某電視臺局長指說,「既然是畢業於延世大學的歌手,就不要穿的像戲子一樣」。

JYPImage Source l asiansoul_jyp

但朴軫永卻直接將他第二張專輯的名稱起爲《戲子》。儘管指的是下層馬戲團的成員,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在舞臺上表演的藝人的蔑視,但朴軫永也透過自身的作品給了當時保守的大眾音樂界帶來了衝擊。

BTSImage Source l bts.bighitofficial

除了朴軫永外,BigBang及BTS等富有強烈自身性格色彩的團體也開始出現,不再只是以偶像為中心的發展,而是將範圍延伸至藝術家,提高藝人的發展性,之後像是(G)I-DLE隊長小娟親自設計新專輯的概念與風格等,都能看出偶像的性質正在逐漸被改變。

BIGBANGImage Source l ygbigbang_official

但儘管偶像們可以開始針對自己的作品表達更多的想法,隨著KPOP的蓬勃發展,從席捲亞州的全盛時期到進入市場的飽和時期,如今逐漸朝向國際發展的情況下,海外粉絲也大幅的增加,雖然給了原本飽和的市場有新的方向,卻在無形中成為另一種限制。

ATEEZImage Source l ateez_official_

事實上,在邁向國際化的過程中,雖然給予了練習生出道的動機、鼓勵才能開發、也讓許多經紀公司強化品牌和藝人的形象,嚴格控制偶像的私生活,但這樣有效運營的偶像系統助長了過度的偶像商品化、音樂體裁的統一化。

1674900157544.jpgImage Source l smtown

像是近期SM及HYBE的營運手法就讓外界開始擔憂,過度商品化與商業化的後果是否會對產業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根據韓媒《프레시안》報導,像是在先前SM的收購戰中,公開的SM 3.0計畫實在讓人擔憂。

aespaImage Source l smtown

在SM 3.0計畫的核心策略中提出了IP多元化等計畫,目的就是讓IP能從專輯、音源、演出等形式,以藝術家為中心的第一次IP商務模式擴散到周邊、IP許可、影像及粉絲平臺等第二次IP商務模式的運用。

NCT DREAMImage Source l nct_dream

但讓韓媒提出質疑的問題在於,以漫威在推出《復仇者聯盟》等漫畫人物為例,雖然在往後的開發和收益上可以多方被運用,但是偶像和虛擬角色不同,作爲IP,從偶像的徵選、出道到管理,若是過於依賴以收益性爲主的決策,儘管讓藝人的IP被多元應用,成為多樣化的商品,但也可能出現氾濫的問題。

btsImage Source l intheseom_bts

當IP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商業模式的運用後,從原本的唱片,音源,演出等,延伸到影像、粉絲平臺等商品時,收益肯定會增大,卻也變相的成為強化公司對偶像的控制和支配力。

S__30359559.jpgImage Source l weverseofficial

此外,像是先前SM宣布即將在下半年進駐Weverse,HYBE也將在Weverse中添加私人聊天的功能,雖然加入平台的粉絲們能夠享受到多種形態的服務,但也間接限制了K-pop粉絲們的社會功能,畢竟當少數平台開始壯大,粉絲交流也會開始失去自發性。

310180299_195321909556649_6425948074169702115_n.jpgImage Source l HYBEOFFICIAL FB

除了粉絲交流平台,過度刺激粉絲、誘使粉絲消費也是一個問題,像是韓媒《京鄉新聞》也針對現今KPOP市場的變化提出疑慮,特別是針對HYBE的營運方針上,表示相當憂慮。

4557F69A-B781-4110-9559-474BB2C817B1.jpgImage Source l weverseofficial

除了向自身股東提出了Dynamic Pricing(門票價格變動制),有如競價拍賣般提高價格的銷售方式,用提高價格來賺取暴利,也變相利用了粉絲想去看藝人演出的需求,擾亂了原本的市場秩序。

S__30359557.jpgImage Source l weverseshop

雖然HYBE早在之前以平台Wevershop作為獨家販售自家旗下藝人商品的通路時,就已經推出了許多高價但品質上卻沒有更高保證的周邊商品,加上配送和退款處理等延遲問題,造成許多消費者的不滿,但眼看作爲消費者的粉絲權利漸漸弱化,若再以企業為中心主宰了消費者的選擇權,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拿掉商業行為後,恐怕也會走向蕩然無存的結局,而K-POP能否永續經營下去將會是未來產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之一。

相關文章
KPOP老四大與新四大的風格轉變!當年唯一可以與SM抗衡的只有他

留言

Kagit-Avatar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