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全在俊」痛失本名又恐失性別!《魷魚遊戲2》朴成焄跨性別者身份曝光卻在海外引憤怒

因「全在俊」痛失本名又恐失性別!《魷魚遊戲2》朴成焄跨性別者身份曝光卻在海外引憤怒

2024-12-06

Netflix的全球期待之作《魷魚遊戲》第二季近日公開了角色介紹影片,再次成為話題焦點。其中,由演員朴成焄飾演的特種部隊出身跨性別角色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針對這次選角,韓國國內外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反應,成為討論熱點。

這裡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昨(5)日,Netflix公開了《魷魚遊戲》第二季的主要角色介紹影片,以及印有參賽號碼的海報和宣傳片。在影片中,演員們親自講述了自己所飾演角色的背景,表達了對作品的熱愛。朴成焄飾演的角色「120號趙賢珠」以一身女裝打扮現身,是一位特種部隊出身的MTF(男性轉女性)跨性別者,因為需要錢來完成性別重置手術(變性手術)而參加遊戲。

公開的海報中,趙賢珠畫著濃妝,露出燦爛的笑容,象徵性地展現了角色的多面性。朴成焄在採訪中表示:「賢珠是一位在多種社會偏見下依然堅韌且具有領導力的人物。她是一個打破偏見的角色,將展現出精彩的模樣。」

隨著朴成焄的選角消息公開,社交平台X(舊Twitter)等出現了批評聲音。一些海外網友質疑:「為什麼不讓真正的跨性別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甚至有人直言:「這樣的選角讓人感到憤怒。」
在西方社會,性少數群體的權利與代表性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跨性別社群,認為應該將演繹跨性別角色的機會留給跨性別演員。

在西方媒體環境中,各種社群在螢幕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被認為極其重要。過去,跨性別社群曾多次批評由非跨性別演員飾演跨性別角色,認為這是一種對跨性別經驗的消費行為。此次《魷魚遊戲2》的選角爭議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產生的。

這場海外爭議傳到韓國國內主要的線上論壇後,許多韓國網友表示難以理解。在韓國,選角的主要標準是演員的演技和作品的完成度,而性少數群體的代表性等社會性議題則相對較少受到重視。

此外,跨性別角色在韓國電視劇中幾乎未被觸及,因此韓國觀眾對此類角色的接受和理解方式與海外存在差異。部分韓國網友將這場爭議歸結為文化差異。

snapinsta (1).jpgImage Source:instagram | boxabum

《魷魚遊戲2》是一部面向全球觀眾的作品。像這樣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從選角到劇情都必須考慮各地的文化敏感性,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朴成焄所飾演的角色引發的這場「爭議」,也與全球化內容製作中如何處理多樣性與包容性這一重要課題息息相關。

此外,因在夯劇《黑暗榮耀》中飾演反派「全在俊」,因為角色本身太過強烈,也讓朴成焄因此丟失了本名,他也長期被稱呼為角色名「全在俊」。這這次在《魷魚遊戲2》中,朴成焄再次挑戰了與過往戲劇造型大不同的的跨性別角色,也讓很多觀眾開始期待,朴成焄會不會痛失本名後再次痛失性別,就有網友留言表示,「在俊啊!好像很急著用錢啊」、「看了預告片,完全不知道是全在俊」、「在俊啊,唇膏是什麼顏色?」、「什麼啊,我剛又看了預告,還以為是女演員,再看一次也看不出來」。

留言

Kagit-Avatar
  • 分享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