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熱議-去年每人結算拿到60億的(G)I-DLE

2025-04-03
這次看到CUBE的財務報表中支出項目,支付手續費有330億元
據說歌手支付手續費項目中90%是結算金
考慮到在CUBE賺錢的歌手事實上只有(G)I-DLE一個團體
結算金300億,算下來一人60億
想知道IVE的情況所以找了STARSHIP的財務報表,但這邊似乎不想公開結算金,全部放在其他項目裡了。不過STARSHIP不像CUBE是未上市公司,確實不需要公布細節資訊
這次看歌手們的結算後的感想
即便只是1線女團成員,通常一年也能賺50億..所以
不用擔心藝人
下面是韓網的評論翻譯
1.首先,那個支付手續費不只是指藝人的結算費用,還包括其他外部公司的費用(藝人、髮型團隊、外部作詞作曲家在會計上都算是外部承包商)。ADOR能給出90%是因為HYBE的廠牌能得到母公司HYBE的一定支援,Starship也是依賴Kakao Entertainment的資源。但Cube就沒有這樣的資源,所以無法給藝人90%的分成。舉例來說,HYBE提供的各種服務,HYBE旗下的廠牌幾乎可以免費或低價使用,但Cube就必須付費。Cube的營業額是1000億,販管費用是880億,營業利潤是120億,而Starship的營業額是1300億,販管費用是1100億,營業利潤是200億。營業額差不多,但營業利潤卻差一倍,也是因為Starship母公司Kakao Entertainment在會計上分擔了一部分販管費用,所以能留下更多營業利潤。
2.不清楚其他團的情況,但如果照這麼說的話,(G)I-DLE在國內加海外的收入比NewJeans還多。年度沒有拿過第一的女團能賺這麼多嗎?是不是在東南亞賺了很多?
3.是不是應該單獨算算田小娟的股份?
4.將認知費、外包加工費等納入支付手續費中意義不大。支付手續費中歌曲版權費、內容版權費佔比大,而認知費在手續費中佔比也不小。歌手結算大概只是其中一部分,預估每人能分到10億(這已經算多的了)。
5.這很合理吧,(G)I-DLE本來就是頂尖的女團,從出道開始每出一首歌幾乎都成績不錯,《TOMBOY》之後就一直拿第一。
6.Cube的歌手很多,所以版權費用的佔比很高。
7.這表示他們有多忙啊,(G)I-DLE巡演也變大了不是嗎?
8.(G)I-DLE怎麼可能賺到60億呢?
9.來自中小公司的團體去年在女團初動銷量中拿下第一不應該嗎?成員人數正好是五人,音源在年度排行中從22年開始就穩居第二、第七、第二,還有國際巡演,這樣的管道只有(G)I-DLE能做到。
10.(G)I-DLE在2024年女團專輯銷量中拿下第一,每次回歸都大賣,拍了團體廣告、個人廣告,這次全員還各自捐了一億,是唯一全員捐款一億的團隊。別再黑他們了,這些留言真讓人噁心。
11.(G)I-DLE的專輯在女團中賣得最好,團體廣告、成員個人廣告都有好幾個,每次回歸都大賣,這些留言可真是一點都不留情面,哈哈。
12.但聽說徐穗珍也從(G)I-DLE賺了10億才離開的。
13.(G)I-DLE在論壇上常被貶低,但其實不只團體活動,個人活動也很穩定,幾乎每位成員都接廣告,除了(G)I-DLE還有誰呢?即使田小娟被批評,但她的能力無可否認,從初動2000張到去年女團第一,持續刷新紀錄,賺不到錢才奇怪呢。
14.不久前看到一篇關於藝人賺錢速度的文章,應該有可能吧?就連只知道名字的搞笑藝人都能買幾十億的房子,(G)I-DLE這種1.5線的應該也不例外。
15.真的不用擔心藝人啦,哈哈。
16.別這樣,有些人即使做了六年都拿不到結算,他們可是有點名氣的,這樣看來會賺錢的其實沒幾個。
留言
- 分享
- 收藏